免疫细胞治疗包括B细胞分泌抗体的调节,对于传染病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至关重要,但是,至今为止,有关采用免疫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尚无明显进展,特别是在IgA肾病方面,几乎很难找到相应的临床试验报道。
我们为了探索细胞免疫调节治疗方法,采用以乙肝疫苗激活的异体淋巴细胞作为模板,体外诱导未经乙肝疫苗注射的食蟹猴外周血淋巴细胞,自体回输后,再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发现抗体生成反应明显增强。药效学试验伴随长毒实验共同进行,在观察体外诱导后的淋巴细胞自体回输后,对于乙肝疫苗抗体生成HBsAb反应的调节作用的同时,观察动物的毒理学反应,为今后临床试验提供设计思路和用药依据。方法:9只成年食蟹猴,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进行分层随机分组,共分为模板对照组5只,免疫细胞调节组4只。模板对照组先接受乙肝疫苗免疫注射4次,使血清HBsAb滴度³1000,成为诱导模板供体。细胞治疗组动物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经过体外由模板提供的外囊泡诱导后,自体单次回输,8.6 x 106 到5.5 x 107 细胞/只,细胞回输后第2天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共4次,间隔2周。检测指标和方法:(1)体外观察指标为模板外囊泡诱导后淋巴细胞对乙肝病毒抗原的清除作用:使用专用淋巴细胞培养基,加入乙肝疫苗至终浓度为1ug/ml,以模板供体PBMC为阳性对照,未经诱导的受体动物PBMC为阴性对照,分别于细胞培养后第5、10天采集细胞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HBsAg。(2)体内实验观察指标为体外模板外囊泡诱导的淋巴细胞自体回输后,常规进行乙肝疫苗注射,观察血清HBsAb产生情况。细胞回输后第二天开始常规注射乙肝疫苗免疫,共4次,分别于每次免疫注射后1-2周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HBsAb滴度。结果:(1)模板外囊泡诱导后的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发现具有明显的清除乙肝病毒抗原作用:未见HBsAb分泌反应。(2)体外模板外囊泡诱导后的淋巴细胞自体回输后,1免疫和2免后血清HBsAb水平明显低于阳性基因模板供体动物,3免,4免后,模板外囊泡诱导淋巴细胞自体回输动物的HBsAb水平呈跳跃式升高,明显高于阳性基因供体动物(图1)。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体外异体淋巴细胞外囊泡诱导后淋巴细胞自体回输,具有明显增强抗HBsAg抗体的分泌作用,以及体外对于HBsAg的清除作用,所有动物在试验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