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形势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靠的是人才,大学生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并能够积极付诸于实践,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谋得一席之地。为了缩小与本专业知名院校之间的差距,提高人才的竞争力,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并贯彻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建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体系来不断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一是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设置研究性问题的讨论、撰写科技论文和专利的形式使学生对于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二是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设置启发性的实验,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实验结果,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三是注重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和强化学生创新能力,通过一人一题的毕业设计选题方式,使学生针对自己的选题熟悉查阅资料的方法并能够独立思考,理清论文的基本框架并撰写论文,在此过程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9]。
除此之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是一个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自2017年以来,我校每年组织本科学生参加交通科技大赛校内选拔赛,交通工程专业学生作为参赛主力多次取得了优异成绩,并有两次入围全国总决赛;与此同时,积极引导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参加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等多项科技类比赛,并在第三届、第六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在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为专业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分方向打造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团队
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执行需要优良且稳定的教学团队来实现。对于交通工程专业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与之相匹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团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必然要求。根据教师所擅长的专业研究方向,将其划分为两个教学研究团队,对接分类培养的两个方向的学生需求,并与学生形成相对固定的教与学团队,每名学生可自行选择或被指派该方向的指导教师,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指导教师建立密切的联系,使教师在学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