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表达作为英语试卷中不可或缺的主观题型,往往成为中考英语的压轴题,在整份试卷中的分数占比较大,对于日常教学也具有较大的反拨作用[4]。而且语言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考试前突击训练。教师平时要多利用教材中的范文,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多读多练,这样才能在紧张的考试中从容应对。以下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Task板块的写作教学为例,展开教学活动。
(一)从语言入手,提高语用表达能力
1.学生困境
在正式写作时,学生要运用储备的语言知识,在保证语法准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修辞手法,使书面表达更加生动,更有文采。但学生的书面表达在从准确到优美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非常多,如:(1)病句太多,比如时态、语态、词性等概念不清。(2)反复使用简单句型、低级词汇,降低整体美感。(3)为了句子高级,错用生僻的词汇、复杂的句子结构。
2.教师策略
学生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有效地传递信息和交流观点,这是衡量一篇书面表达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语法的正确性,词汇的丰富性,句式的多样性,还要关注表述的得体性,表达的到位性。在分析范文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链的形式,与学生一起体会范文的遣词造句,并进行口头操练,为后续写作任务做好准备。
[教学片段1]
教师以what art form do you like best 为话题,展开头脑风暴后,进入范文阅读。在细读环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第一段,并询问学生Q1:Does Sandy have a real gift for painting? Why? 引导学生关注衔接词however、because的使用。
阅读第二段并询问学生Q2:When did she become interested in painting? What happened?该段中的play with some paint 、mix the paint with water、take the brush away、drop some paint onto the paper、 blow it、blow harder、make a very interesting picture 都围绕Sandy 在美术课上吹画的经过,引导学生关注语义的连贯性。其实,形式上的语法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语篇内容逻辑上的贯通[5]。
阅读第三段并询问学生Q3:Does Sandy love painting now? How do you know it? 该段分别使用did、have been、enjoy三种时态来描写Sandy 不同时期的经历感受,引导学生关注语法的正确性。
在整体阅读环节,组织学生回顾全文并询问学生Q4:Can you share sentences and words impress you most? 有学生找出 “Looking at ...”和 “I did make...”,有学生找出 real、very、more、wonderful、crazy等词,引导学生体会句式多样性和词汇的丰富性。赏析语篇语言特点既能培养学生阅读细节信息的能力,又能让学生了解语言规则,帮助学生感悟语言魅力,为后续的写作任务做好准备,有助于写作时丰富语言形式[6]。
在口头操作环节,教师设计故事分享的活动,并让学生在讲述中尽量多使用学过的表达方式。Q5:Do you have any stories about the art form you like best? Let’s shar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