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选择与中国文化亲进度高的日本韩国两个文化市场作为出口书法产品的桥头堡之外,我们其次要注意的是广大的海外华人市场。华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最集中的地区要属东南亚了。东南亚国家是全球拥有华人华侨人口最多的地区, 大约有3000多
万华人华侨。印度尼西亚有华人华侨700余万, 马来西亚有600多万, 泰国有近600万, 新加坡有300多万, 菲律宾约有200万。其中, 新加坡人口的74.1%是华人。几千万同根同源的华人华侨, 为中国文化产品进入东南亚文化市场创造了文化氛围和市场基础。[2]
四、依托“一带一路”,开展多样的书法展览
推行“一带一路”的建设是我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为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提供一个重大平台。借此机遇,我国应抓紧这个有利于文化产品更好地“走出去”的机遇。了解对应消费市场,加快文化产品的创新,结合沿线国家特色民族文化,通过文化产品贸易,加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对于书法艺术产品的推向国际市场,“一带一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随着经济的贸易,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通过打造中国文化影响力,中国的书法艺术产品走进国际市场才有更具有说服力。
先前我们实行传统文化“送出去”时期也取得过不俗的成就,孔子学院就是其中一个代表。通过孔子学院对外普及了大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常识,以至于书法成为了一个中国文化的符号。现如今我们可以延续发展这种传播模式,依托“一带一路”开展更多诸如此类的文化交流活动,达到提高国际对我国书法文化的认可度。除此之外还可以,举行国际文化产品博览会,让文化产品贸易成为沿线国家贸易活动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书法全球行展览,文化产品走出去重在积极向国际传播文化,让国际认可我们的文化。国际书法展览让中国书法与世界书法进一步融合,为书法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石。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文化产业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加速发展。那么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国门成为了重中之重。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不应该把她遗忘,将她永远停留在冰冷的石碑墓室中。我们应该把书法艺术充分发掘出来,结合现代化技术,把她打造为闪亮的中国文化产品名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秉承这文化产业
“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让中国书法艺术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成为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