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疾病,是由于内外多种因素长期且反复发作的一种迁延难愈的多发疾病,系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主要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点,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1]据调查发现,我国目前慢性支气管炎人数多达3000多万,患病率从最初的3%-5%逐渐上升至9%,且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50岁以上的人群可高达24%。在中老年群体中,急性发作往往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严重,极易引发患者心肺功能的恶化衰竭,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本文从一名全科家庭医生的经验出发,简明扼要的阐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进一步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病因;危害;防治措施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一种主要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的慢性疾病,每年发病时间持续3个月或更长,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疾病,[2]是一种对人们身心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因素综合性引起,机体自身反复与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因素、地区等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患病率的高低对比来说,吸烟者远高于不吸烟者,职业暴露远高于非职业暴露,寒冷地区高于炎热地区,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不同地区,慢支患者的病因也不尽相同。针对病因、病理和反复发作的特点,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从内由外两个角度将其分为外因、内因,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实行,现阐述如下:
1、 慢支的外因分析
1.1吸烟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利益充沛其中,许多从业者都离不开吸烟,而吸烟是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往往好发于吸烟者,尼古丁、焦油、氢氰酸等化学物质是烟草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损伤效应,可进一步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减慢纤毛运动,导致气道净化能力降低;可进一步使支气管杯状细胞和粘液腺增生肥大,促进粘液分泌增加;进一步刺激副交感神经收缩平滑肌,增加气道阻力;进一步增加氧自由基产生,加速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从而破坏肺组织的弹性纤维,诱发肺气肿。
1.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中国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与生产的过程中,导致国内职业人群长期处于粉尘和化学毒物等高毒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民不断呼吸,大量的粉尘颗粒和化学高毒物质被吸入肺内,逐渐在肺内蓄积,进一步导致肺部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进而引起尘肺或矽肺,严重者可进一步发展成肺癌。[3]
1.3空气污染
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于工业、机动车、热电厂、生物和矿物质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出来的污染物质,是主要危害人们健康的环境因素之一,大气中的氯气、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存在,可进一步损伤气道黏膜上皮,导致纤毛清除功能降低,增加粘液腺分泌,增加细菌感染机会。
1.4感染因素
在冬春季节,多数患者由感冒症状进一步引起慢支的发生发展,根据慢支患者的病期陈诉,故而笔者认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是慢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病毒感染主要以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为最常见;细菌感染常常继发于病毒感染,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菌群。这些感染因素的存在,同样可以造成气道粘膜的损伤,加重慢性炎症的形成。[2]
1.5其他因素
在自然环境中,随着天气气候的不断变化,寒冷空气的不断刺激,慢支患者年龄的逐渐增加,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这些因素都可能与慢支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亢心、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时,机体处于低免疫状态,细胞免疫功能下降,降低了溶菌酶的活性,腺体黏液的分泌,纤毛运动逐渐减弱,黏膜血管不断收缩,局部循环发生障碍,从而诱发呼吸气道的反复高敏和反复感染。